首页 > 领导信息 > 领导讲话

打牢基础 健全机制构建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新秩序

文章来源:巴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日期:2020-05-09 10:07 作者:政务公开 浏览量:

——在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何小兵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局党组就2019年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及2020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2019年工作回顾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增斌书记、何平市长和襄渝副市长多次就重点工作组织专题研究,作出重要批示,指明了工作方向。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新职能职责,勇于探索、锐意进取,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总结起来,主要做好了9个方面工作。

(一)注重整合融合,高效推进机构改革。明确“三个四”的机构改革工作遵循,坚持“四个不变”,在“三定方案”未批复前,做到“工作不变、人员不变、职责不变、保障不变”,确保过渡期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坚持“四个先行”,做到“党风廉政建设先行、意识形态工作先行、群团工作先行、后勤保障先行”,特别是在全系统组织开展9次大型主题活动,有效促进干部职工团结融合、凝聚力量;坚持“四个到位”,在完善内部机构人员时做到“快速启动、融合分配、平衡安排、和谐过渡”,确保选人用人公平公开、人事相宜。仅用时1个月,完成17个科室,12个直属事业单位设置,以及全部149名工作人员合并办公,有力保障新机构高效运转,并在全市机构改革总结大会上作经验交流。目前,各区县局的机构改革工作也按照当地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加快推进。

(二)紧扣初心使命,优质完成主题教育。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按照“不划阶段、不分环节”的要求,将“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有机融合、统筹推进,组织8次爱国主义和廉政警示教育;针对不动产登记遗留等5大类群众关切问题开展调研,制定9项规范;聚焦群众权益、工作短板、工作作风,逐一对照查找差距,发现和改进50余项不足,完成20个专项整治,取得丰硕成果,获得省委第5巡回指导组高度评价,并在全市总结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三)摸清资源底数,加强空间规划管控。扎实推进“三调”,制定作业单位选取、监督考核等规范,有效防范腐败滋生,保障调查质量,在实际调查中做到 “三必到三清”,310余人参与调查,外业举证图斑30.23万个,顺利提交国家审查,平均差错率居全省第3。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赴重庆等6个发达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制定工作方案,开展作业单位招标。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保障发展空间。在过渡期,加强各类规划衔接和优化,编制4个片区、2个重点镇控制性详细规划,7个专项规划和5个传统村落规划,审批37个项目设计方案和35个既有建筑电梯增设项目,完成13个老城疏解项目方案审批和48个项目规划核实。有效发挥市规划馆窗口作用,向680个团队、2.4万余人展示巴中良好形象和美好未来。城建规划档案和不动产登记档案在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之下仍然能够得到一个很好的保障,没有出安全事故。

(四)强化行业支撑,促进高质量发展。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到位新增建设用地指标9165亩,在城镇及独立选址项目仅使用4147亩的情况下,迅速调整指标分配结构,使用1310亩指标对乡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应保尽保。特别是,仅用时50余天完成汉巴南铁路(巴中段)用地预审,是自然资源部同意开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项目预审以来,第一个未经补正一次性通过的线性工程项目,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厅充分肯定。合理把握土地储备、出让节奏,稳定房地产市场,投资20.75亿元,储备土地9430亩,发行土地储备专项债券9.86亿元;出让土地8542亩,收益62.15亿元,居近5年第2,我局也被省人社厅、省住建厅联合表彰为全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先进集体。持续推进优势矿产资源勘探,探获资源量3196.3万吨的大型石墨矿,进一步夯实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资源基础。

(五)大力实施项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19年,持续推进土地扶贫项目,投资27.4亿元,实施116个挂钩项目,建成集中居住区809个、新居14441套、安置46243人;投资1.94亿元,完成24个土地整理项目,整治耕地14.37万亩,新建田间道路104.79公里、生产路175.73公里、蓄水池298口,整治农渠68.24公里、山坪塘174座,惠及10余万群众。验收增减挂钩节余指标2813亩、耕地占补平衡指标3.31万亩,分别流转1945亩、8717亩,获得扶贫资金7.98亿元。经奋力协调争取,巴中作为全省唯一市,纳入第一批耕地占补平衡全国统筹,流转指标1505亩,获得国家统筹补充耕地经费2.37亿元,指标价值增长7倍。

(六)突出专项整治,严格保护资源环境。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完成38个“大棚房”问题处置,消除77个另案处置项目违法状态;完成重点区域违规违法占用国家资源、挤占生态空间专项行动,处置 13宗违法占地行为;开展违建“别墅”清理整治,发现和整改问题“别墅”27处;持续推进221家砖瓦行业整治,完成率达80%。推进生态修复,编制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矿山矿企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整治专项行动。推动中国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发展,实施3个地质遗迹保护项目,强化“客从远方来”品牌营运,成功争取2020年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年会举办权。

(七)推进改革试点,全力提升服务效率。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完成“多审合一”改革试点,在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放管服”改革现场会上作经验交流;落实“最多跑一次”要求,所有不动产登记业务实现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全年共颁发证书及证明10.87万本,协税护税4.47亿元,支持企业和群众获得融资贷款294.09亿元,获得购房贷款85.15亿元,入库城建档案1.1万余卷。强化信访遗留问题化解,制定《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处理方案》等专项制度,处置23宗两证遗留问题,为436户颁发证书;接待来访群众27批188人次,受理各类来信167件,办结率达98%,信访工作受到省厅通报表扬,市局群众来访接待室被评为省级人民满意窗口。

(八)筑牢“生命工程”,谨慎防治地质灾害。面临短时局地强降雨频发,全年出现23次强降雨、46个区域雨量超过1500毫米、年降雨量较常年多30%,诱发452处地质灾害的严峻形势,持续保持枕戈待旦的高度警觉状态,巩固 “五纵五横”责任体系,注重运用“群测群防APP”成果,优化监测队伍;完成城区规划区、城市老旧小区、既有工程专项排查;创新制定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响应规程,细化明确值班值守的“十问五告知”;完成治理项目23个、排危除险12处、避险搬迁612户;转移群众308次、6950人,成功避险3次,避免98人伤亡,实现连续8年“零伤亡”目标。市局也被省委、省政府表扬为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先进集体。

(九)强化政治建设,落实党建工作要求。整理印发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论述,有效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常态化制度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抓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9个党支部全部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四部曲”,优化片区工作组制度,强化风险防控,排查出82个廉政风险点,制定217条防控措施,监督发现问题40余个,问责30余人次,全系统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持续巩固。坚持“三联系”制度,派出8名村“第一书记”、10名干部开展驻村帮扶,全局125名干部精准帮扶238户贫困户,对口帮扶的贫困村顺利通过验收。

回顾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是市委市政府和省自然资源厅坚强领导、深切关怀的结果,是各区县党委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倾力支持、通力协作的结果,是全系统干部职工团结奋斗、拼搏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全系统干部职工向长期关心、支持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表示衷心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在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成立元年,工作中的一些短板也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一是学习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管理重要论述不深刻,新法律、新规划、新业务、新规则对干部职工业务素质提出新挑战。如何找准事业发展的突破点尚需加力。二是新机构职能融合需要持续深化,规划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刚性执行不严格。规划和土地管理机制上不顺畅,业务审批和内部工作流程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共同责任机制落实不到位,违法违规用地用矿行为屡禁不止,特别是对地方政府主导的违法违规行为和粗放利用约束不够,主要在乡镇和村一级表现的十分突出。四是地方政府关注点的差异,导致第三次国土调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农村房地一体登记等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推进缓慢,制约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改革的深化。五是地质灾害防治压力依然很大。特别是城市老旧小区等城镇区域地灾隐患,以及重点项目建设等人为造成的地灾隐患问题逐渐显现。通过排查,全市老旧小区地质灾害隐患有101处,一旦发生在城市规划区内,极易引发群死群伤,已经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六是挖掘资源潜力,创新确权登记,盘活存量资产,高效开发利用增量的办法措施和市场化手段不足。当前全市各级政府的债务压力非常重,债务风险比较高,如何利用好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盘活存量资产?增量资产如何高效开发利用,对全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七是机构改革,人员整合后,精诚团结,同心同向同力氛围营造不力,行业精神培育,工作作风整顿力度不够,队伍凝聚力、战斗力有待提高。系统内作风问题,违法违规问题呈现高发态势。八是各区县局的工作水平、工作成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参差不齐。这些差距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一弥补。

二、2020年工作安排

为做好2020年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我们在报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后,确定了工作思路,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省、市系列重要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部署,着力“夯实四项基础,抓实六个重点,推进六项创新”,打牢基础,理顺机制,凸显亮点,为加快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贡献更大力量。

(一)夯实四项基础,保障事业稳步发展。一是夯实业务基础。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行政的基石,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生态修复等工作休戚相关。各区县局要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做好在线核查、统一时点更新、成果汇总发布,同步开展数据分析,找准与“二调”变化原因,特别是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业务工作提供详实准确的基础数据。这里我要强调 “三调”与“二调”的变化,地方党委政府尤其是各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必须找准耕地和建设用地数量变化的原因。二是夯实管理基础。对于业务基础数据庞大的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来说,信息化水平直接决定管理水平。我们要建好“一图、一库、一平台”,完成各类数据清理和整合,提升信息化对规划、土地、矿产、地环以及人、事、财、物的覆盖范围和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确保各类数据安全。三是夯实制度基础。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研究落实新《土地管理法》和《矿产资源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目前,自然资源部正在研究制定土地管理法的实施条例,四川省正在研究制定管理办法。我们要相应修订和完善市区县相关的地方制度。着力建成流畅快捷、权责明确的新秩序,重点在行政审批尤其是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尽快实现“多审、多测、多验”合一。完善行政审批制度,进一步规范市区规划和土地管理事权,实现权责匹配,利益与风险对称。四是夯实党建基础。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常态化制度化。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四部曲”,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重点在统一团队思想认识,增强团队凝聚力、向心力,提振团队干事创业积极性,常态化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下足功夫。这里我特别强调各区县局领导班子要带头示范引领。

(二)抓实六个重点,提升行业支撑能力。一是抓实老城功能疏解和品质提升功能完善。落实省厅“规划攻坚年”部署,强化规划引领,加快对主城区部分编制时间较早的莲山湖、北龛等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河道整治专项规划修编。支持多渠道筹集土地储备和城市建设资金,运用好市场化手段发挥国有企业引导作用,加快老城城市功能疏解和城市品质提升,增强资源集聚能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首要在哪里,首要在城市,一个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城市对资源的集聚能力差了,就会出现人口流失,经济就会衰退,所以必须增强城市集聚能力。而且集聚能力的增强提升首先在产业,另外就是城市的品质提升和功能的完善,但是需要的资金怎么来,就需要我们研究。在规划编制、审批中要注重借智借力,落实生态宜居要求,着力优化用地布局,丰富沿街建筑空间形态,留足公共空间,完善绿地体系,凸显城市节点,突出城市特点,彰显城市和文化元素。进一步健全巡查监督机制,保障规划严格执行。我要提醒各区县局在审查项目规划的时候,一定要加强监督,不要出现遗留问题。二是抓实重点项目用地保障。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推进年”部署,逐一明确全市重点项目用地保障责任。最近,增斌书记带队到重点项目调研,299个市级重点项目中,有用地保障、用地预审、土地供地方面的需求,局项目办要督促各区县局加强对重点项目的保障,按时对保障情况进行通报。积极对接争取和用好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落实用地跟着项目走的要求,精准高效保障重点地区、重大项目、重要产业用地需求。研究统筹使用全市结余的规划指标机制,保障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建设。贯彻落实新《土地管理法》,探索多渠道保障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用地。三是抓实基础地质调查。充分总结近年地质勘查成果,启动第四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继续开展1:5万矿产资源基础调查项目,研究石墨等优势矿产分布规律。争取实施南江柏林坪石墨找矿项目,进一步增加石墨资源储量。争取实施北部地区(通江县、南江县)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查明土壤基础条件,指导农业产业发展。严格矿业权投放,优先保障汉巴南快速铁路、镇广高速等重点项目建设用矿,落实支持政策。四是抓实自然资源执法监察。主动对接交通、水利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全程跟进,避免违法建设情况出现。推进违规确权“河滩地”和“散乱污”企业违法用地专项整治,落实“季度+年度”的卫片执法检查新机制,严格查处违法违规用地用矿行为。提升执法监察技术水平,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在线巡查和实地核查。持续跟踪督导各区县做好国家土地例行督察发现问题整改,派驻区县国土空间规划督察员,根据各地工作实际,选择两个区县开展重点领域例行督察。全面落实违建“别墅”和砖瓦行业整治的各项工作措施。五是抓实地质灾害防治。始终保持高度警觉状态,夯实众横联动责任体系,持续做好群测群防、调查评价、宣传培训、主动避让、项目实施等工作,创新群专结合的监测机制,更加注重城镇地灾防治,分类治理已排查出的101处城镇地灾隐患点;强化科技防灾,对559处威胁人数多的隐患点开展专业监测;大力实施治理项目,完成28处工程治理,18处排危除险和712户避险搬迁,销号地质灾害隐患点300处,确保实现连续9年地灾“零伤亡”。六是抓实对外开放合作。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强与成都、重庆及周边自然资源部门合作,强化政策争取和改革试点。深化与省级地勘单位等专业单位合作,提升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地质灾害防治水平。深化与徐州、汉中等友好局,以及发达地区自然资源部门合作,拓宽业务交流、人才培养渠道,借鉴先进经验。加强与安邦智库等研究机构合作,协同开展政策理论研究。完善规划专家库建设和运营,提升规划评审水平。我要特别强调规划专家库的建立,在规划编制时需要集思广益,学习借鉴成熟经验,所以规划专家库要面向全国,采取多种方式征集专家。

(三)探索六项创新,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一是创新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是2020年最重要的工作,是未来15年全系统行政管理和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一定要把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作为重中之重,必须放在首要位置抓细抓实。要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建设相关部署,以“城繁荣、镇舒适、村恬静”为目标编制规划,注意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接,推进“三条控制线”划定,在落实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同时,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空间。特别要结合市委市政府“三个四”产业发展规划,开展产业链研究,将产业链建设和培育落实到规划中。启动全系统“十四五”规划编制,明确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二是创新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此项工作是今年全系统改革探索的重点,在专题汇报后,市领导表示肯定和支持,要求在相关会议上专题交流。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和村建制调整,我们要努力争取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刚刚提到城市对资源的吸附能力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关键在哪里?关键在城与乡的融合过程中镇这一级的支撑。所以要高度重视镇这一级土地制度、财政制度改革,在产权市场建立过程中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要将镇级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结合点,在赋予财政、土地等资源集聚、配置上更有力度的权利基础上,结合新土地管理法和土地制度改革,统筹推进十个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在重点镇探索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锁定“三个指标”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红线空间布局,强化规划的编制、优化调整和监督执行、评估。探索下沉宅基地、设施农用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管理,以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增减挂钩等项目实施的权力。结合盘活城乡资源资产,探索建立全市集体建设用地等指标和其他自然资源产权交易平台。三是创新处置低效闲置用地。落实“增存挂钩”“增违挂钩”等制度,持续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清理处置,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编制专项规划,探索多元化开发模式。强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制定地下车库确权登记规范。四是创新盘活城乡资源资产。启动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加强地方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试点探索公共基础设施等资产的确权登记制度,并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政府资产清产核资,为盘活城乡资产,缓解政府债务状况奠定基础。协同相关部门加快建立产权交易中心,将涉及土地各类指标的市内交易纳入中心运转。加强指导和资金争取,全面完成农房一体登记任务,去年要求达到50%,但各区县都有欠帐,今年必须全面完成。五是创新开展生态修复治理。推进基础调查和评价,依据“三调”成果,结合已实施的“三大”土地项目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情况,摸清生态修复类型、潜力和分布情况。加快编制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做到与国土空间规划同步编制、同步报批和同步实施,明确目标任务、技术措施和实施时序,分类建立项目储备库。全力争取国家财政资金补助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吸引社会资本,继续做好增减挂钩、土地整治等项目。着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制度建设,研究项目申报、实施、验收工作程序,资金投入及使用管理规定,以及落实生态修复责任的监管机制。六是创新发展世界地质公园。与专业单位合作,共同制作世界地质遗迹宣传片,加强地质科普宣传。高质量承办2020年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年会,运营好中国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地质旅游品牌 “客从远方来”,努力打造为区域地质旅游公用品牌。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的中评估要求,启动世界地质公园2020-2035规划编制,做好2021年首次评估准备。请通江县和南江县政府做好准备,相关部门积极支持。

(四)做到“两个维护”,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层层压实党建责任,做到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融互促。积极创新党建方式方法,建立党支部党员积分管理考核制度,加强对全体党员全方位的教育管理。探索创建智慧党建、联动党建、星级党建的“三个党建”,进一步加强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根据不同岗位特点,喊响一句口号,创建特色党支部。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在培养、起用基层党务干部,关心、帮助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等方面作出新亮点。深化作风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和市委市政府九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按照上级部署,扎实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细化明确和严格落实党组班子、机关党委、党支部和科室(单位)的责任。推进纪律教育、警示教育常态化、全覆盖,认真执行谈心谈话、述责述廉、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扎实开展“以案促改”。加强风险防控,全面梳理廉政风险点,研究完善内部监管制度。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格信访举报核查,旗帜鲜明支持纪检监察机构履行职责,持续保持全系统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同志们,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使命、新责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更加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和本次会议精神,继续发扬“担当、奋进、廉洁、高效”的精神品格,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加快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作出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