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巴中市“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1~2025年)

文章来源:巴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日期:2022-02-09 13:20 浏览量:

巴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印发《巴中市“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通知

一、出台的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要建设更好水平的法治四川和平安四川,明确要求“加强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领域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巴中市全面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底板工程”的刚性要求,把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纳入市级专项规划部署实施,千方百计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巴中市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特别是北部紧邻龙门山断裂带,地形高差悬殊,地质条件脆弱,地质构造复杂,地震频发、极端气候、人类工程活动等诱发地质灾害因素交织叠加,是全省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科学编制并实施《巴中市“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导未来五年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为巴中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地质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定的依据

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四川省“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巴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特制定《巴中市“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三、主要内容

《巴中市“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是巴中市“十四五”期间市级一般专项规划,是巴中市未来五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性文件。规划基准期为2020年,规划期为2021-2025年。规划对象为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规划范围为巴中市所辖的巴州区、恩阳区、经开区、平昌县、南江县和通江县全域,内容涵盖地质灾害防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工作部署及保障措施等。

(一)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巴中市位于四川省的东北部,属典型的盆周山区,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北部为深-中切割中山,中部为中-浅切割低山;南部为丘陵,沿河两岸及台状山顶有平坝。山地丘陵广布,地形高差悬殊,地层岩性较复杂,断裂构造较发育,气候复杂多变,是全省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市(州)之一。截至202012月,全市已排查发现威胁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的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共2127处,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占总数的99.39%。主要威胁对象为城镇、聚居点、分散农户、学校、工矿企业、公路及水利水电设施等,共威胁1.6万余户6.9万余人的生命安全,威胁财产31亿余元。

(二)“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以中央、省级专项资金及地方筹措资金为支撑,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总体原则,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从灾后治理转移到灾前预防,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向精细化、信息化、现代化发展,进一步建设完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科学防控、监测预警、全域整治与能力提升五大体系。到2025年,构建统一高效的地质灾害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基本掌握全市地质灾害隐患风险底数和变化特征,威胁县城、集镇及其他人口聚居区的地质灾害隐患得到有效控制,大幅度提高全市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预警与科技支撑能力,地质灾害防治形势趋好趋稳,地质灾害防治综合管理能力显著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更加健全。

(三)地质灾害易发分区。依据巴中市各县(区)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人类工程活动强度等因素,将全市划分成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一是高易发区。巴中市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通江县北部诺水河镇-空山镇-两河口镇及铁溪镇部分地区,南江县南部正直镇-长赤镇-集州街道一带,恩阳区北部九镇-雪山镇一带及南部群乐镇,巴州区北部平梁镇-天马山镇-白庙乡一带。二是中易发区。巴中市地质灾害中易发区主要分布于通江县西部板桥口镇及陈河镇-东部松溪乡及龙凤场镇一带,南江县中部公山镇-东部关路镇-大河镇一带,巴州区西部回风街道-东部清江镇一带、梁永镇及鼎山镇部分地区,恩阳区花丛镇西部-渔溪镇-上八庙镇一带、南部茶坝镇-东部玉山镇一带,平昌县西南部-中部云台镇、三十二梁镇一带。三是低易发区。巴中市地质灾害低易发区主要分布于通江县南部火炬镇-壁州街道-麻石镇-铁佛镇一带,南江县北部光雾山镇-关坝镇及东部贵民镇部分地区,恩阳区中部明阳镇-登科街道一带,巴州区中部光辉镇-大茅坪镇-曾口镇一带,经开区大部,平昌县北部兰草镇-得胜镇-灵山镇一带。

(四)十四五期间工作部署。一是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探索开展中高易发区斜坡隐患风险详查、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县城、集镇等地质灾害精细调查和农村切坡建房专项调查。探索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摄、多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激光雷达(LiDAR)等空--地一体化的现代遥感技术,动态掌握地质灾害隐患变化特征,及时纳入隐患和风险基础数据库,不断提升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发现能力。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巡排查,依托国家级、省级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地质灾害隐患数据库及风险区数据库常态化动态更新管理与维护。二是构建地质灾害科学防控格局。采用新科技手段,推动搭建市、县两级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平台,加快构建信息化“预警围栏”“安全岛”“二维码”等便捷化防灾管理服务。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双评价”和“双评估”,探索建立地质灾害风险源头管控机制,加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极高、高风险区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探索建立巴中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治理项目绿色通道,优化项目资金审批程序,缩短工程项目实施周期,提高防灾工程效益。三是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健全“市、县、乡、村、组、点”六级群测群防网络,完善监测责任人、专职监测员和网格员台账管理和奖惩机制。综合运用现代化防灾技术手段,重点围绕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域(段)及潜在高风险区,安装GNSS地表位移监测仪器、自动化雨量站、裂缝计、深部位移计、雷达水(泥)位计、现场报警仪等成本低、实用性强的普适性监测仪器,开展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监测预警点建设。基于国家、省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互联体系建设框架,结合巴中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具体需求,对现有系统进行扩容升级,实现气象风险预警分析省级-市级-县级的“多级递进、逐级精细化”预警,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为社会大众服务的能力。四是开展地质灾害全域综合整治。结合乡村振兴、土地增减挂钩、新农村建设等政策,探索将避险搬迁与生态用地、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奖励等相结合,加大引导力度,提高基层组织工作积极性和群众搬迁意愿。重点开展威胁30人及以上险情紧迫、较紧迫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及排危除险,有效降低地质灾害隐患风险,保护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定期开展已完工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调查和评估,动态开展后期管理维护。因地制宜进行生态修复、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康养设施建设、综合田园体、市政基础设施打造等,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商业化的运行和管护,探索开展兼顾地质灾害防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典范项目。五是实现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充分利用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融合,购置并应用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双控智能化软硬件设备,为各级防灾人员提供精细化管理手段。补充购置应急车辆、地基SAR、三维激光扫描仪、无人机、激光雷达及影像处理软件等科技装备,补强各级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机构装备,用于开展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监测预警、数据传输和处理等工作。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储备,组织有关人员参加省内外技术培训与业务交流,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管理能力。常态化开展地质灾害宣传培训和应急避险演练,通过现场宣讲、电视宣传、互联网及新传播平台推送、举办活动等方式,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防灾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覆盖所有专职监测员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每个隐患点每年至少开展1次应急避险演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